化工蠕動泵軟管的更換周期沒有固定標準,主要取決于軟管材質、輸送介質特性、運行參數(轉速/壓力)及使用頻率,通常從幾小時到幾個月不等,需通過定期檢查判斷更換時機。
影響更換周期的核心因素可分為四類,需結合實際工況綜合評估。
1.軟管材質:決定基礎耐受能力
不同材質的化學穩定性、耐磨性、耐溫性差異極大,直接影響使用壽命。
普通橡膠管(如丁腈橡膠):耐受有機溶劑和強腐蝕性介質能力弱,若輸送酸堿或溶劑,可能幾天內出現溶脹、開裂,更換周期短。
氟橡膠管/PTFE管:化學穩定性強,可耐受大部分強酸強堿和有機溶劑,在常溫、低轉速下,更換周期可延長至1-3個月。
硅膠管:耐溫性較好(通常-60℃至200℃),但抗磨損和抗有機溶劑能力弱,若高頻次運行,可能1-2周就需更換。
2.輸送介質:加速或延緩軟管老化
介質的腐蝕性、磨損性、溫度是關鍵影響因素。
強腐蝕性介質(如濃鹽酸、氫氧化鈉溶液):會持續侵蝕軟管內壁,導致材質分解、強度下降,更換周期可能縮短至幾小時到幾天。
含顆粒介質(如漿料、懸浮液):顆粒會摩擦軟管內壁,造成物理磨損,同時可能卡在軟管與滾輪之間,加速局部破損,更換周期通常比輸送純液體短50%以上。
高溫介質(如80℃以上的液體):會加速軟管材質老化、硬化,尤其對橡膠類軟管,每升高10℃,壽命可能縮短20%-30%。
3.運行參數:影響機械損耗速度
蠕動泵的轉速、壓力直接決定軟管的機械疲勞程度。
轉速:轉速越高,軟管被滾輪擠壓、摩擦的頻率越高,疲勞老化越快。例如,轉速從300rpm提升至600rpm,更換周期可能從1個月縮短至2周以內。
壓力:系統壓力超過軟管額定耐壓時,軟管會過度形變,導致管壁變薄、密封性下降,甚至出現爆裂風險,需提前更換。通常建議在軟管額定耐壓的70%以內使用,以延長壽命。
4.使用頻率:累積損耗的直接體現
連續24小時運行:軟管處于持續受力狀態,無恢復時間,更換周期通常是間歇運行(如每天運行8小時)的1/3-1/2。
間歇運行:軟管有一定時間恢復彈性,磨損速度減緩,更換周期可相應延長。
更換時機的判斷方法
由于無固定周期,需通過定期檢查確定是否更換,重點關注以下4點:
外觀檢查:觀察軟管是否出現開裂、溶脹、變硬、管壁變薄或局部鼓包,出現任一情況需立即更換。
性能檢查:監測流量是否明顯下降(如較初始流量降低10%以上),或出現泄漏、壓力不穩定,說明軟管密封性或彈性已失效。
觸感檢查:用手觸摸軟管,若感覺明顯變硬、發黏(材質溶脹)或出現局部凹陷,需及時更換。
時間記錄:對同一工況下的軟管使用時間進行記錄,形成歷史數據,作為后續更換的參考(如上次更換后20天出現流量下降,下次可在15-18天左右提前檢查)。